学注册会计师,一定要数学好吗?

高顿CPA 2018-01-04 CPA免费资料

如果你数学基础好,对备考注会当然有一定的帮助。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数学不好的人也一样考过了。注会考试并不是只有考关于数学的方面的知识点。比如,经济法是一门偏文科的学科,有的学理科的考生学起来就有点阻力。

相关阅读

一、2017年注会各科考题介绍

1、会计

单项选择题,12个题量,24个分值;多项选择题,10个题量,20个分值;计算分析题,2个题量,20个分值;综合题,2个题量,36个分值;英文附加题,1个题量,5个分值。

2、审计

单选题,25分;多选题,20分;简答题,36分;综合题,19分。

3、战略

单选题,24个题量,24个分值;多选题,14个题量,21个分值;简答题,4个题量,30个分值;综合题,1个题量,25个分值。

4、税法

单选题,24个题量,24个分值;多选题,14个题量,21个分值;计算题,4个题量,24个分值;综合题,2个题量,31个分值。

5、财管

单项选择题,14个题量,21个分值;多项选择题,12个题量,24个分值;计算分析题,5个题量,40个分值;综合题,1个题量,15个分值;

6、经济法

单选题,24个题量,24个分值;多选题,14个题量,21个分值;综合题,4个题量,55个分值(其中一题全部用英语回答可以加5分)。

32 (2).jpg

二、注会各科怎么学?

1、《会计》攻略:理解是王道

会计这门课重在理解。理解概念,吃透概念,明白每句话背后的引申义,然后还要注意区分各个概念。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需要弄清楚分别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这三种情况下,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应该如何做分录。建议大家在备考的时候,去听郁刚老师的课程。

2、《审计》攻略:理解+记忆

把审计的个各个环节和教材的主要内容都充分理解,对于每年必考的知识点比如评估、监盘、抽样、职业道德、质量控制等知识点一定要理解透彻。高圣荣老师被称为“审计之圣”,把审计讲得很生动。

3、《税法》攻略:总结归纳

考生可以按照纳税人、纳税范围、税率、税率、计税依据、征收范围这几个大类进行总结,将知识归类对比,更有利于记忆。可以结合张泉春老师的课程,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各个知识点。

4、《经济法》攻略:熟背+运用

经济法》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科目,要熟背书上所有的法律条例,在对具体的法律知识点熟悉的基础上,注重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多结合案列来分析。推荐听叶朱老师的课程。

5、《财务成本管理》攻略:总结+做题

总结公式,把所有的公式归纳之后,你会发现这些内容考点就不再是杂乱无章,而是变得有规律可寻。接着就是做习题,通过做题,可以加深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公式的运用,同时加强对易错知识点的把握。

6、《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攻略:理解+分析

它不同于经济法记忆的比重更大,也不同于财务成本管理理解和计算的比重更大,而是要站在公司管理的管理学角度,既要去对一些基础理论理解、记忆和掌握,也要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运用,结合部分知识点,用计算数理的方法进行分析。

推荐阅读:

注册会计师自学能过吗?

注册会计师是不是很难考,究竟难在哪?

▎本文资料部分来源互联网,由leilizhen整理发布。

推荐阅读

注册会计师

考试百科

注册会计师,是指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英文全称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为CPA。 >>有疑问请点击咨询!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实施的法定职业资格考试,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入的关键环节,是行业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发挥着对注册会计师人才职业选拔和成长的风向标作用。

历经多年的发展与制度改革,注册会计师考试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普遍认可、广受信任的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之一。报考并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已经成为广大青年职业成长成才的重要路径。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由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组织领导,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全部通过专业阶段6科考试后,才能报名参加综合阶段。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由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组织领导,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全部通过专业阶段6科考试后,才能报名参加综合阶段。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规范。考试科目: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职业环境中综合运用专业学科知识,坚守职业价值观、遵循职业道德、坚持职业态度,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综合阶段考试设职业能力综合测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