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注册会计师考试需要考哪些科目
答:6科。专业阶段分别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以及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则是: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卷一与卷二。
(一)会计科目报考建议
1.报考一门:会计。只报考一门建议从会计开始,从此开始注会的学习旅程,注意打好基础,不要只为了60分通过,考虑到会计的重要意义,学习不好同样会影响到注会整体的学习。
2.报考两门:会计+税法/财管。税法的所得税学习对于会计的学习很重要;而会计科目对财管的学习也很重要。不过财管和税法相比,税法更合适一些。
3.报考三门:会计+税法+财管。会计和税法的学习可以明显促进财管,所以财管不宜单独报考,要注意知识体系的内部联系。财管的学习最好位于会计之后,学习周期不是很长。当然,由于财管难度较大,复习上存在一定困难,若时间相对并不是很充裕,则也可以选择会计+税法+经济法/战略,经济法和战略属于注会考试中难度较小科目,比较容易攻克。
4.报考四门:会计+税法+财管+风险管理。主要考虑的是难度问题,而且也是学习时间的问题。因为风险管理适合在财管之后学习,学习顺序上与税法可以并列,位于会计和财管之后,总体上不是太影响注会的整体安排。
5.报考五门:可以在之前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一两门比较简单的或者自己擅长的科目。
(二)审计科目报考建议
审计、会计:学习审计需要有一定的会计基础,学习顺序应该是在会计之后,会计和审计虽然都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学习可以相互促进,花费的时间要少于单独学习两门的时间。
1.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科目有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这些对学习审计是很有帮助的,学员只有掌握了企业的内部控制设置,比如各个环节的票据、流程等等,才能理解审计程序设置的原因和目的,也才能自己理解和掌握好审计程序的具体运用。
2.审计、会计、税法:这个组合中会计和审计、会计和税法的联系都比较紧密,而且税法难度并不是很难。
3.审计、会计、风险管理:这个主要是考虑了会计和审计以及审计和风险管理之间的联系,最大程度上会减轻重复内容的压力。